人物简介
在待人接物、拓展事业的征程中
梁颂明先生始终恪守“忠诚信实”的原则
从公务员转型为公司掌舵人
他打破束缚,凭借果敢与智慧
开启“忠诚集团”的事业版图
紧扣时代脉搏,布局香港与内地市场
一路走来,他持之以恒、永不言弃
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商业竞争中
助力企业领航行业发展,登顶行业高峰
01
忠诚集团,立足香港,扎根内地
在香港这座商业之城,企业家怀揣炽热信念,是最具拼搏力、创造力与革新力的群体,他们在金融风暴中逆势布局,在科技浪潮里跨界领航,在国际贸易里搭建合作桥梁,铸就香港屹立世界的底气。
1997年,梁颂明先生与董建华先生、前地政工务司陈乃强先生及前房屋司黄星华先生合影
梁颂明先生,是香港建筑界精英人士之一、忠诚集团创始人。忠诚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地产顾问集团,凭借多年的稳健发展,其业务多元,能为客户提供覆盖房地产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包括:估值、拍卖、物业代理、发展顾问、工程策划、物业管理等,及其他特色服务。
作为扎根香港的企业家,梁颂明先生凭借非凡的商业洞察力,早早便敏锐捕捉到内地市场蕴藏的无限商机。2003年,非典疫情如一场汹涌的风暴,席卷了香港与内地。一时间,商业活动陷入停滞,众多企业为求自保,纷纷从上海市场撤离。但梁颂明先生没有被疫情的阴霾吓倒,反而逆向而行。在同行纷纷退缩之际,他看到的是危机背后潜藏的机遇,凭借灵活的策略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抓住这难得一遇的机会,带领忠诚集团进军上海评估市场,一举占得有利地位,成功踏出进军内地市场的第一步,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梁颂明先生代表公司在上海签约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在房地产领域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前沿阵地。深扎在这片沃土,梁颂明先生已在上海开设了三家公司:上海忠诚万业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上海万业房地产谘询有限公司及上海悦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梁颂明先生为国际扶轮社香港地区捐款近100万美元,资助世界慈善项目
“忠诚集团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始终坚持优质、精细化服务理念,更离不开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我们始终秉持‘企业成长以人为本’的理念,坚信优秀的员工、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可靠的商业合作伙伴,是驱动集团持续发展、迈向成功的核心要素。发展至今,我们在人才储备方面汇聚了大量产业测量师、城市规划师、估值员、发展顾问、物业代理、仲裁师及拍卖师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凭借这支精锐团队,我们得以从容应对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梁颂明先生表示。
02
勤力打拼,拾级而上,华丽转身
忠诚集团能在市场屹立数十年,赢得客户的长期信赖和认可,绝非偶然,而是多年如一日对服务品质的执著坚守、对服务细节的精雕细琢。冰冻三呎非一日之寒,背后更是梁颂明先生的专业沉淀。
然而,在自立门户之前,梁颂明先生其实是一位高级公务员。“当年的公务员岗位堪称‘铁饭碗’,不仅工作稳定,还配有员工宿舍,为生活提供了极大保障。可您却毅然决然地跳出政府单位,是什麽促使您作出这个大胆决定的呢?”当笔者的问题抛出以后,梁颂明先生娓娓道来,让人似乎看到了昔日那个意气风华的年轻人。
“我1947年出生于香港。成长于这座快节奏的城市,早早便养成务实拼搏的性格。”1966年,不到20岁、刚中学毕业的他,便怀揣对未来的憧憬一头扎进社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香港大学担任文员,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影响着他,让他愈发渴望提升自己。
不久后,梁颂明先生顺利进入当时的政府徙置事务处。从基层房屋事务助理干起,他每天穿梭在各个屋邨之间,耐心倾听居民诉求,认真处理繁琐的房屋管理工作。尽管工作忙碌,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他一头扎进书海,在香港理工学院完成土地测量等多项专业课程。为了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梁颂明先生还积极考取各类专业资格,成为皇家仲裁师学会会员、英国管理学会会员。在长达十多年的半工半读的时光里,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不仅积累大量专业知识,还收获宝贵的工作经验。这些经历,不仅为他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更铸就他独到的眼光和干练的工作风格。
梁颂明先生与东区前地政专员合影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梁颂明先生多次获得晋升机会,先后在房屋处迁拆组、地政署等多个部门积累工作经验,一路拼搏,最终升任政府土地批地政策岗位以及荃湾地政处地政主任的职位。在旁人眼中,这份工作安稳体面,前途一片光明,是众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但骨子里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让梁颂明先生并不满足于这份安稳。在他看来,按部就班的工作虽没有风险,却也限制了个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年仅31岁的他,经过深思熟虑,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辞去不少同龄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回忆起当时场景,他笑着说:“当时跳槽出来,工资一下多了三倍,更重要的是,能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我觉得值得一试。”就这样,他加入派安混凝土有限公司,担任地产发展部经理,正式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03
创业征程,持之以恒,永不言弃
谁的青春不莽撞?青年时期的梁颂明先生,带着对商业世界的无限憧憬投身商海。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市场的急剧变化打得他晕头转向。1983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前夕,受这一事件影响,香港经济前景陷入不明朗的迷雾之中,不确定性在市场蔓延,各行各业均未能幸免,受到强烈冲击。“我在派安混凝土有限公司工作了两年多,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我成了公司第一批被裁的员工。”
梁颂明先生与前香港特区部门官员合影
1984年1月1日,梁颂明先生离开了当初令自己引以为傲的公司,“整整三个月,我四处奔波找工作,却始终一无所获。眼看到了第四个月,工作还是没着落,无奈之下,我决定自己创业。幸运的是,过去积累的人脉给了我极大帮助。以前合作过的客户,得知我的处境后纷纷愿意给我业务,让我熬过了创业初期那段艰难的日子。”
1986年,梁颂明先生的事业有了起色。“创业头两年,我做得很辛苦,公司处于‘死不了,活不成’的状态。直至我接到了两个大客户,一个是香港烟草,一个是万宝路。其中一个项目完成后,我收获了300万元顾问费。当时,300万能买到现在市值一亿的房产。”
“一路走来,我深刻体会到,想要做成事,必须主动出击。拿我和一家知名地产商合作的经历来说,当时我特别想与其达成合作,曾在六个月内坚持每个月都给对方写一封信,还多次打电话沟通,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但我没有放弃,在最后一封信中,我真诚地写道:‘我又不是狮子老虎,您不妨见我一面。我是带着合作项目和诚意来的,就算您最后不认可,多了解一个赚钱机会也没坏处。’没想到,这封信起了作用,不久后,对方的秘书联系了我。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年轻人不管面对什麽事,都得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轻易言弃。”
梁颂明先生热爱跑车,热爱生活
梁颂明先生还总结出一套生存法则:“公司要想长久立足,持续开拓业务至关重要,千万不能自我满足。举个例子,当你已经拥有8个客户时,就要思考再发展8个新客户,把客户数量扩充到16个。因为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老客户可能会因各种原因流失,只有不断挖掘新客户,公司才能稳健前行。”正因如此,他乘风破浪近40年。
“社会浪潮滚滚向前,紧跟时代步伐,找准时代风口,是实现跃升的关键。只要我们凭借敏锐的眼光、果敢的行动投身其中,牢牢站稳脚跟,便能乘风而起,拥抱无限可能的未来。”梁颂明先生就是这样的典范,并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带领忠诚集团继续积极作为、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