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孙健华先生,香港健华泰拳学会创始人、坤青武泰拳术社泰拳总教练、富卫人寿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财富管理经理。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习泰拳,后成为香港一线拳手,与众多本地运动员出战外地。2000年左右创办拳馆,开展教学工作至今,授徒上万。
香港素有习武的传统:上世纪四十年代大批来自广东的武者定居本地开班授徒;到六七十年代拳馆已增至四百多家、习武人数超过一万;七八十年代,李小龙功夫电影风靡世界、相关题材的小说及影视作品陆续问世;回归前后,专业的武术赛事、活动、队伍、社团等渐成规模……时至今日,香港已有拳馆遍布、门派林立、武者众多之盛景。
孙健华先生十几岁就与武术结缘,他曾是拳坛上迅速成长的新秀,也是代表香港参加海外搏击比赛的运动员,还是致力于把爱好发扬光大的教练。一路走来,他用擂台上赢得的胜利、赛场上收获的荣誉、拳馆里培育的桃李等亮眼成绩为香港武术界的繁华锦上添花。
1
位列一线,为港争光
回首来时路,无论经历多少考验,或者创造多少成就,终会归于平凡。回顾自己的武术之路,孙健华先生的言语中亦有几分云淡风清:“人的一生可以很平淡,如果对爱好有所付出,并且得到了回馈,那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然而,这种从容的背后,更为亮眼的是他追求爱好的执著、力求卓越的意志,还有为梦想而战的勇气。
孙健华先生参加在山西榆次举办的“村·MMA”比赛时留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孙健华先生开始学习泰拳,在强烈的爱好驱使下,他在习武方面投入了很多心力,因而迅速成长,18岁即在擂台上展露头角。1993年内地于深圳体育馆举办的“远东杯”比赛,邀请了来自中国港澳及泰国、韩国、日本等地的顶尖拳手同台竞技,孙健华先生有幸成为香港代表队的一员,与一众同好共襄盛举。
孙健华先生参加大益茶培训结业时合影
“那一年的‘远东杯’不仅是内地首次尝试举办大型的国际性搏击比赛,也为日后的武术比赛及综艺等奠定了基调。我作为参赛者之一,感到十分荣幸。”之后,孙健华先生取得越来越多战绩,特别在1996-1997年,他收获了个人职业生涯中前所未有的奖项数量。不过,当时的他即使已成为香港的一线拳手,职业环境却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以前的民众通常会把武术和不好的社会风气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对拳手的认同度并不高。加上香港没有全职的运动员,我们要一边上班一边练拳,遇上比赛还要向公司请假。”可见,孙健华先生的武术之路,不仅要吃训练的苦,也要扛着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这样取得的奖项和荣誉,则显得更加珍贵。
1994年,孙健华先生参加广州军体院比赛时留影
此时,香港社会对武术的认同度不比今日,尽管越来越多市民加入了习武的队伍,跆拳道、空手道等国外武术也曾引起热潮,但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武术界统一用“自由搏击”来概括所有的武术种类和流派。此概念可谓兼包并容,覆盖了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及柔道、韩国跆拳道、泰国泰拳、西方拳击等武术,体现出现代东西方武道文化和技艺的融会贯通。巧的是,“自由搏击”的理念与开放包容的香港十分契合,因而很快就在这座城市普及开来。孙健华先生亦深受影响,他认为习武、比武不要过于拘泥于任何固定的套路招式,应根据实战情况自由发挥,灵活施展个人所长,发挥拳、脚、膝等各种立体技术,长短兼备方可取得胜利。也因此,即使自己学的是泰拳,但可以依凭香港武术界百花齐放的优势,学习各门各派之所长,相信能让武艺更进一步。
孙健华先生出席香港国际武术节活动时留影
武术不分国界,皆扎根香港,想必将是一个充满朝气和喜悦的景象。各门各派的滋荣生长、百花齐放,彰显出华夏武林的自信和包容。纵然发展武术事业会面临不少挑战,但孙健华先生有感于香港的环境得天独厚,认为在这里传播武术应大有可为。所以大概在2000年,他创办拳馆,开班授课,打造自己的武术事业。
2
教学相长,从容自若
孙健华先生的拳馆最早开在深水埗,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他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多,教学工作渐入正轨,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因此他创办香港健华泰拳学会,以之提升授课质量、更好向民众宣传习武强身的理念。
孙健华先生陪同师傅徐家杰先生在贵州访问交流时合影
“随着时间的发展,市民对武术的认识在不断变化。我是第一批在九龙公园学泰拳的人,一开始既不敢提自己学什麽拳种,也不时遭到别人的误解。后来大家逐渐改变了对练拳的看法。甚至在今天,人们纷纷走进拳馆,用自己喜欢的武术实现强健体魄、保持活力的愿望。”二十多年来,孙健华先生的拳馆先后搬迁到葵涌等区域,为多达一万名市民传授武艺,其中既有65岁的退休人士,也有四五岁的幼稚园学生。
孙健华先生参加节目录制培训香港艺人
同时,他也发现上门学习的女性学员不断增多,过去似乎专属于男性的拳馆现在也多出不少女性飒爽的身影:“练拳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控制体重、增强免疫力、改善呼吸系统,对时尚爱美的女性有很大的吸引力。她们学习泰拳还可以保持年轻状态,所以都乐于过来学习,有的甚至敢于参加相关的比赛。”
孙健华先生担任比赛裁判
孙健华先生表示,为了给学员们带来更好的学习、训练体验,他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或友谊赛事,也给有兴趣习武的市民提供谘询。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孙健华先生还会介绍学生远赴泰国参观当地拳馆,与当地学员进行交流切磋,通过训练和比赛,让他们可以体验来自泰拳故乡的乐趣。
孙健华先生参加师父徐家杰先生的新书发布会
几十年前,香港的武馆收入少,师傅们为维持运营,大多需要“朝卖鱼、午跌打、夜授课”。到了孙健华先生开馆授课时,行业环境是改善了不少,但运营压力依旧不容小觑。为此,孙健华先生要兼顾其他工作,用自己的收入维持拳馆运营的稳定。他考取了保险专业执照,从事相关业务。同时也努力寻找发展其他生意的机会。近年来,他成为了热门品牌“大益茶”的香港代理,经常回内地工作。不过,即使如此频繁的出差,也不会削减他的教学热情。
1994年,孙健华先生参加比赛的照片被刊登在HONGKONG LIFE 杂志封面
“我基本会坚持一周来拳馆三个晚上,在外人眼里也许这是一种很忙的生活,但我却能在教学和练习中获得快乐。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练拳时充满热情,我经常受他们感染,教学的信念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坚定。”对爱好武术的人而言,拳馆是一个回归初心的地方,只要踏进这一方天地,爱好者们就能收获无限精彩。正如孙健华先生所说:“维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这,就是每一位武者要走的路,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他们都充满了热爱和热情,亦不乏勇气和毅力,更可以收获友情和荣誉。他们对武术的喜爱,为平凡的日子增添了缤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