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佛山文化产业平台B站(社会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顾问专线:400-8828-703
头条  >  社会组织  >  广东烹饪协会会长赵利平一行走进溯源产业链,共促乡村振兴
广东烹饪协会会长赵利平一行走进溯源产业链,共促乡村振兴
昨天 22:45   浏览:45   来源:佛山头条


走进佛山市高明区海鹏养殖有限公司——溯源产业链,共促乡村振兴

7月15日,在中国烹饪协会特邀副会长、广东烹饪协会会长赵利平的带领下,广东烹饪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前往佛山市高明区海鹏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鹏养殖公司”),开展以“溯源产业链,共促乡村振兴” 为主题的参观调研活动。近30位会员单位代表积极参与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度交流,共探粤菜食材源头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路径。

集合座谈

在建工厂话发展


活动首站,广东烹饪协会一行于海鹏养殖公司在建的屠宰和熟食加工厂集合。中国烹饪协会特邀副会长、广东烹饪协会会长赵利平、广东烹饪协会烧腊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莫建勤、海鹏养殖公司的负责人邓海贤作简要分享,围绕活动初衷、行业协同及企业发展规划等方向展开座谈,为整场调研奠定务实基调。

赵利平提到,协会牵头产业链溯源,正是为以交流互动促进粤菜创新活力。

莫建勤直言,海鹏养殖公司自2016年起为烧腊专委会供应优质食材,其乌鬃鹅存栏量冠绝广东,提议各会员单位代表通过走访交流抓牢源头资源。

邓海贤介绍,海鹏从1987年养鹅起步,已进入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规模覆盖鹅、鸭、鸽等多品类。

在邓海贤的讲解下,广东烹饪协会调研组初步了解了海鹏养殖公司的发展规模和加工厂的未来规划,该项目地块面积58亩,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约46000平方米。建设鹅、鸭、鸡、鸽屠宰生产线各一条、熟食加工生产线三条、以及配套的冷库、污水处理站、办公楼、宿舍楼等设施。预计2026年中建成投产,将实现生产规模化、屠宰机械化、运输冷链化,保障畜禽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家禽屠宰加工能力。


实地探访

直击乌鬃鹅养殖核心区


随后,一行人前往海鹏养殖苗迳基地总部进行实地考察,自由参观基地的养殖环境、设施设备,近距离感受“广东乌鬃鹅”的培育场景。

金属架构撑起的标准化养殖棚舍连成一片,分区笼具将众多广东乌鬃鹅有序圈养,漏粪板、通风管道暗藏精细化管理逻辑,棚顶垂挂的绿色喷淋网袋定时洒水,水雾中乌鬃鹅油亮的羽毛、健壮的体态清晰可见。

沿钢结构廊桥深入基地,其规模化养殖布局与标准化设施的系统性逐步展现。5000多亩的核心养殖区内,乌鬃鹅从培育到出栏的全流程清晰呈现。作为省、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海鹏养殖公司20余年来深耕乌鬃鹅产业,布局13个自有养殖基地,年出栏500多万只的产能背后,是“繁育→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完整闭环。

站在廊桥远眺,连片棚舍与自然绿意交融,“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辐射力,正通过这一套“源头养殖体系”持续释放。



授牌+交流

以“协同”为乡村振兴加码


参观尾声,广东烹饪协会为海鹏养殖公司举行“特邀副会长单位”授牌仪式,各会员代表参与见证。这块牌匾不仅是对海鹏养殖公司“以全产业链思维赋能粤菜、带动千户农户增收”的肯定,更标志着“餐饮端”与“种养端”协同共进的新起点。

海鹏养殖公司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从田间到餐桌”不是抽象概念——优质食材是粤菜的底气,产业联动是乡村振兴的动力,这正是协会搭建平台的初心。这块牌匾既镌刻着海鹏的产业担当,也承载着“让优质农产品走进更多餐桌、让乡土经济借产业东风腾飞”的共同愿景。

此次走访是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业交流,参与者真切感受到“农业龙头+餐饮协会”的协作潜力。 

展望未来,广东烹饪协会将持续以对接平台为支点,推动优质食材与广东餐饮深度联动——既为粤菜创新筑牢食材根基,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产业动能。  

当乌鬃鹅从养殖基地走上粤菜餐桌,当产业发展持续带动乡土经济,这场“溯源行”已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它是“乡村振兴+餐饮升级”的双向奔赴,更是广东产业链协同共进的生动缩影。


头条号
佛山头条
介绍
佛山文化产业平台(社会组织顾问平台B站)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