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自己拍的
这是一个你可能从未听说过的地方。
它不在市区的繁华地段,也不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网红打卡地”。
因为它几乎不出现在任何旅游攻略里。
却被华南理工的专家们,当成“活着的教科书”反复研究。
它藏在从化的群山之中,
是那部汪洋恣肆的“欧阳文学史”,在岭南大地上写下的一个生动注脚。
毕竟,它是一个由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其后人建立的村落。
一个在地图上寂寂无名,却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上熠熠生辉的地方——
从化钟楼村。
钟楼古村地处从化太平镇。
如果地铁出行,那我们可以在14号线神岗地铁站出站,然后坐从803路、从808路公交,到钟楼古村站下车。
如果从市区驱车过去,则约一个半小时。
当我们穿过蜿蜒的山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青瓦砖墙的村落,安静地依偎在群山怀抱之中。
这里是钟楼村。
钟楼古村 图源@自己拍的
它在从化金钟山、案山的夹峙带,285县道从这里穿行而过。
这座古村的格局其实非常讲究。
可以用“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来进行概括。
背靠的金钟山形如钟鼎,流畅而不失稳重,起伏变化而不支离破碎,如同玄武般。
流溪河如玉带环腰,从村前缓缓流过,为村落带来丰沛的水源,也成为村落与外界联系的天然通道。
这在风水学里,是藏风纳气的上佳格局。
图源@《从化市传统村落岭南特色语汇研究》张喆
北部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如臂膀将村子环绕,南面案山平缓,整体形成“负阴抱阳”的格局。
走进古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
你需要暂时忘记“村庄”的刻板印象。
因为它与许多地区的传统村落不同,这里的建筑并非随机生长,而是一座被设计过的“堡垒”。
这里采用了岭南地区典型的“梳式”布局——古村共七列建筑,欧阳仁山公祠居中,民居围绕祠堂分列两侧。
七条纵向的街道和一条横向的街道,最长的45米,最短的110米。
图源@《从化市传统村落岭南特色语汇研究》张喆
它们将院落空间清晰地组织起来,不仅通达性好,也是一种较好的适应了岭南炎热潮湿的气候的空间组织形态。
这些巷道基本平行且均匀分布在村落中间,并且联通禾坪,线性交通与面状广场相结合。
居民可通过巷道互相对望、互相照应,一家有难,众人相帮,即“守望相助”的街巷布局。
村子建于清咸丰年间,因此村落中民居主体是清代建筑风格。
除了北角坐落着村里最高的建筑——碉楼。
图源@自己拍的
是因为时值清末动乱时期,村子整体是以防御为核心,防范土匪袭击。
此外大多为三间两廊式民居,这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中间为堂屋,两侧为房,东廊为门廊,西廊为厨房。
往上看,青砖黛瓦,镬耳山墙,是钟楼村民居最显著的特点。
这种如锅耳一般的造型,除了美观之外,还有防火的实用功能。
图源@自己拍的
往下看,巷道中间,排水明沟,如果你来时遇到下雨天,那么就可以看到雨水顺着沟渠,往外排去。
这是因为村落随地势高差渐变,东南低西北高,古人利用了高差自然排水。
当你看完整个古村,会发现它保存得很完整。
毕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越来越少。
因此它也是整个广州,鲜有的几个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
图源@自己拍的
从而在2012年,与我们熟悉的聚龙古村、小洲村等,被列入第二批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如今广州市13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
也是从化区仅有的两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另一个是钱岗村。
不过比起村子,我更对它建村的出发点,充满兴趣。
故事,要从公元1127年,那个名叫“靖康之变”的血色黄昏说起。
彼时,北宋覆亡,金人铁蹄踏破汴京。
无数中原的士族门第,为躲避战乱、延续文脉,携家带口,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南下之路。
那位写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文坛泰斗——欧阳修,他的后人也成了这股洪流中的一员。
当一位文豪的后人,告别了故国的繁华,辗转来到这片当时尚属“蛮夷”的岭南大地,内心是何等的悲怆与坚定。
图源@自己拍的
而其中一支族人,走进了从化,在今天的街口定居。
后来欧阳氏后人欧阳枢、欧阳载兄弟,为替安葬在金钟山下的父亲欧阳仁山守孝,便在山脚下建村定居。
并建起欧阳仁山公祠。
门口对联“庐陵世泽,渤海家声”见证着这段渊源。
图源@自己拍的
祠堂前有一块宽敞的空地,俗称“禾坪”,是村民集会和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
而这座祠堂,也是整个村最高规格的建筑。
一座五进合院,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从化现存最大的祠堂。
它共有99个门口,取“九九归一”之意。
图源@自己拍的
同时,它也是从化书法家们采风的首选,还是世界三欧文化产业基地。
但比起宏大的建筑,更打动人的还是当你走进钟楼村,
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钟楼古村其实已经无人居住,村里的人大多住在古村对面的“新村”。
你在这里,听不到叫卖声,遇不到统一规划的商铺。
因为“没听过”,所以古村没有被商业化浪潮淹没。
但也更原汁原味,有着最纯粹的岭南文化。
想要寻找饭店,你可以选择去这里的山野农庄。
古村不大,最多2个小时你就能逛完。
图源@自己拍的
可倘若你远道而来,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做点其他的事。
比如,荔枝、龙眼与黄皮。
整个钟楼村,种下了密密麻麻的荔枝树、龙眼树以及黄皮树。
这在你来的路上,就可以见到七七八八。
钟楼村是从化荔枝、龙眼等水果的主产地之一。
10元3斤,在这里是日常。
图源@自己拍的
而村道两旁,果园遍布,当你心血来潮时,完全可以钻进去一个果园,体验一次亲自采摘水果的乐趣。
假若你决定公交出行,那么最好不要过了下午五六点,因为你会赶不上最后一班车。
反之时间允许,不如留在村子里,寻个心怡的农庄,吃个晚饭,点个走地鸡。
在果园里长大的鸡,往往更具鸡味。
图源@自己拍的
夜幕降临时,远离城市的灯光夜景,钟楼村的夜空格外明亮。
数不清的星星点缀在深蓝色的天幕上,仿佛触手可及。
伴随着虫鸣和微风,你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
这座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古村,正静静等待着懂它的人来访。
在这里,时间不再是逝去的流水。
那些百年的建筑、习俗与故事,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岭南画卷,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味。
这或许就是钟楼村最珍贵的礼物。
太平镇钟楼村
从广州市区出发,可以先乘坐地铁14号线到神岗站,然后换乘从803路、从808路公交,到钟楼古村站下车。
自驾可导航至“从化太平镇钟楼村”。
村内有少量农家乐和民宿,建议提前预订。
保持环境整洁,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拍照时注意不要打扰村民日常生活;
如想采摘水果,请咨询当地村民,不要擅自采摘。